质量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引擎

元描述: 质量强链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关键举措,本文将深入探讨质量强链的政策背景、实施进展、关键项目及未来展望,并结合案例分析其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引言: 随着全球产业链重构和竞争加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强链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自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迅速行动,部署开展质量强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本文将深入探讨质量强链的政策背景、实施进展、关键项目及未来展望,并结合案例分析其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质量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举措

质量强链,顾名思义,就是以质量为抓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它不仅是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1. 政策背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质量强链工作的开展,是时代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全球产业链重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包括“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规划”等,其中都强调了质量强链的重要性。

质量强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质量强链工作强调以质量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标准引领为方向,以数字化赋能为手段,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更高质量、更安全、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2. 实施进展:多措并举,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以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门迅速出台《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质量强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国家层面:

  • 启动实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的质量提升需求,部署实施146项攻关任务,推动加快研制一批国家标准、计量技术规范、计量标准装置,形成一批亟需的检验检测方法,建立一批质量评价认证制度。
  • 截至目前,已突破一批制约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瓶颈,如集成电路项目成功研制22nm线宽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量子信息项目4.2K温度计量装置进入降温实验阶段;电动汽车超充项目建立充电桩远程计量系统和数据库,接入充电桩13.5万台、超充桩500台,线上线下电能计量测量结果一致性超过90%。

地方层面:

  • 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署推进628个质量强链项目,1564家链主企业、11万家链员企业、2251家赋能机构共同参与,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578个。
  • 聚焦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绘制质量问题清单6123份,实施重点攻关项目2284个,解决质量问题5666个。
  • 截至目前,质量提质增效效果初显,如河北钒钛新材料产业链首次实现钢管逐支追踪、质量自动判定和预测等功能,直接人工成本降低50%。福建攻克新型显示产业关键技术难题,节约质量成本超3亿元。

3. 关键项目:聚焦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技术

质量强链工作以十大标志性项目为抓手,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实施了一系列关键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

集成电路:

  • 成功研制22nm线宽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计量技术支撑。
  • 建立了集成电路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提高了产业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人工智能:

  • 加速人工智能领域标准研制,制定了一批人工智能相关国家标准,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规范指引。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链中的应用,提升了产业链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量子信息:

  • 研制了4.2K温度计量装置,为量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计量技术基础。
  • 推动量子信息技术在通信、计算、传感等领域的应用,为产业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能源汽车:

  • 建立了充电桩远程计量系统和数据库,实现了充电桩的远程监测和管理,提高了充电桩的安全性可靠性。
  •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标准化建设,提升了产业链的协同性和竞争力。

4. 未来展望:深化改革,持续发力

质量强链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持续发力,不断深化改革。未来,质量强链工作将继续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 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推动科技创新: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制约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
  • 加强标准引领: 制定和实施一批高质量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向更高质量发展。
  • 促进数字化转型: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的效率、透明度和可控性。
  • 强化质量监管: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质量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5. 案例分析:质量提升,助力产业发展

质量强链工作不仅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以下几个案例可以体现质量强链工作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河北钒钛新材料产业链: 通过质量强链项目,该产业链实现了钢管逐支追踪、质量自动判定和预测等功能,直接人工成本降低50%,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 福建新型显示产业: 通过质量强链项目,该产业链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节约质量成本超3亿元,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质量强链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质量强链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常见问题解答

Q1:质量强链的目标是什么?

A1:质量强链的目标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产业链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Q2:质量强链工作有哪些主要内容?

A2:质量强链工作主要包括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标准引领、促进数字化转型、强化质量监管等方面。

Q3:质量强链工作对产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A3:质量强链工作可以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Q4:质量强链工作有哪些典型案例?

A4:河北钒钛新材料产业链、福建新型显示产业等都是质量强链工作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体现了质量强链工作对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Q5:质量强链工作面临哪些挑战?

A5:质量强链工作面临着技术瓶颈、资金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挑战。

Q6:未来质量强链工作将如何发展?

A6:未来质量强链工作将继续深化改革,持续发力,聚焦科技创新、标准引领、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结论:

质量强链工作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质量强链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